煤搀水工艺的应用 |
发布日期:2009/6/2 7:56:32 浏览人数:2444 |
|
沈阳鑫斯大锅炉销售公司 煤掺水- 煤中加入适当的水分可提高燃烧效率,煤中掺水在8%-10%时,有最高锅炉效益收益。 (一)物理作用: 1.锅炉燃烧所用的煤,一般都是粉煤和块煤混合物,其中粉煤约占80%-90%以上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能均匀和适当地加些水分,加强细煤粉的团聚力,细粉可以被粗化,形成较大的颗粒壮;而煤块的表面也因为加水后被湿润,易于粘结细粉,煤粉也等于被块状化。众所周知,粒度(3-25毫米)块煤最适于燃烧,因此含有大量细粉的煤被颗粒化后,会很好地燃烧起来。细粉既不被扬飞,亦不漏落,或很少飞走或漏落,等于增加了可燃物质的分量,从而增加了发热量,提高锅炉热效率。 2.由于细煤粗化后变颗粒状,燃煤的堆积比重可以达到最小,炉排上的煤层孔隙度相对较大,便于均匀通风,从而能提高入炉煤的燃尽度,以致明显地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。 3.水分的汽化也能疏松煤层,使煤层的空隙扩大,更利于通风,强化燃烧。 4.可适度地延长煤进入炉膛初期的干燥时间,籍以延缓挥发质的急剧挥发;若能延缓到靠近燃烧区的边缘,挥发必将在高温处燃尽,把热能完释放出来。 5.水蒸气可以增加火焰及烟气的辐射放热强度,因为在火焰中能发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(它们可以提高火焰黑度),其他燃烧气体的辐射作用甚微。 6.可以减缓煤层过分焦结作用。煤中含有适当水分,煤在燃烧过程中可经历一个低温氧化区,它有较好的破粘作用。因而,焦结作用可以部分减轻。 7.能调整炉排上煤层的阻力。有些热稳定性差的无烟煤,在初进入炉膛时煤层阻力低,及至开始燃烧时,又因煤自动松碎而使煤层阻力突强,以致影响燃烧。如煤掺有适当分贮于煤层空隙中,可使进煤处阻力加大,避免风力从前部流失。往后,又可减轻煤层阻力,便于通风。这样有利于炉排上均匀布风要求。 (二)化学作用:煤中掺水对热量的增加虽无所裨益,但在燃烧化学反应过程中能起到催化和媒介作用。籍以加速完成煤的燃烧过程,因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。综上所述,权衡得失。可以充分说明燃煤掺水对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有好处,但掺水应适度,用手将煤一捏放开后能成松团,就为适宜。 二、 燃烧的稳定性:要使煤在链条炉中燃烧完全,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,保持燃烧状态的稳定性很重要,维持燃烧稳定的条件是: (一)炉膛要有足够高的温 要使煤及其可燃质都有燃烧的机会并燃烧完全,一定要保持不低于其引燃温度。也就是说,不容许它们在未燃烧之前就进入比引燃温度低的地方。否则,便会未经燃烧完全即随烟气排走落入灰斗中,造成燃烧的热能损失。 (二)要有足够的燃烧时间 煤在炉排上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,即干燥段、干馏段、燃烧段、灰渣段,燃烧大约需要20-100分钟的长时间逗留方可燃尽。为此,要想使煤(包括挥发分和焦炭成分)在炉膛中完全燃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: (1)适当的炉膛空间 炉膛容积的大小,必须按设计规范要求,根据炉膛容积热强度来选取。 (2) 适当的炉排长度:链条炉排的长度,随着锅炉额定容量的大小不同,应先取为5000-6000mm为宜。在炉排较短的情况下,为了降低灰中可燃物,达到锅炉燃烧良好的要求,可以采取下列一些措施:必须使用老膺铁或阻渣器;根据负荷大小随时调整煤层厚度和炉排的长度;或间断停开炉排运行等。 (三)足够的空气供给供给适量的空气是燃烧完全和稳定的必要条件。空气过多,一则会降低炉膛温度,影响燃烧的稳定性;二则增加排烟损失。反之,空气量过小,又会使煤烧得不透,增加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。根据燃煤的燃烧性,风量的配给十分重要,沿炉排长度方向,采用分段配风,而沿炉宽度方向,应保持炉排表面风速均匀一致。 (四)煤与空气要充分混合为了使煤与空气中氧接触激烈地燃烧,就必须做到:煤块适度,粒度应保持6-25mm之间。要求煤渗水均匀,煤块末混合均匀,布风均匀,火床要平整。在实际运行中,司炉人员必须勤看火、勤检查、勤调整、根据燃烧状况,调整煤层厚薄,控制好各分段风门开度,调整到需要的送风量,只要做到以上几点,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。 |
|